“倒头就睡”是一种什么病?

 

现代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倍感身心疲惫,因此,在下班后通常会出现“倒头就睡”的习惯。而很多人认为“倒头就睡”是好睡眠的表现,其实不然,经常“倒头就睡”是一种病。

 

人从上床预备睡觉至脑波显示进入睡眠状态,一般需要15至30分钟,时间太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倒头就睡”很可能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停止现象。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大多是由于气管肌肉发生物理性松弛、气道变窄所致,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脏衰竭、心肌梗塞。减缓这类疾病要避免睡前饮酒、避免服用安眠药、采取侧睡姿势。

 

睡觉做梦是正常生理心理活动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熟睡的时候会经常做梦,做梦是在处理白天留存的记忆,有益大脑活动,是避免大脑衰退的正常现象,多梦者大多不必担心,因为脑力越发达的人,做梦的机会也越多。有梦睡眠还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忘记烦心事。但睡觉做恶梦是件坏事,做恶梦容易造成神经紧张,梦中易被惊醒,影响睡眠质量,影响身体健康。

 

不良睡眠习惯容易导致失眠

 

很多睡眠障碍患者因为夜生活太丰富、睡得太晚,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失眠。

 

晚上10时至11时是最佳入睡时间,睡眠由浅入深,深睡眠能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习惯不良、深睡眠时间太短,会使大脑无法解压。人在夜间0-4时可以轻易获得深睡眠,但深睡眠只占每天睡眠总量的15%左右。

 

现代有越来越多人患有睡眠障碍症,如失眠、睡眠浅、早醒,还包括倒头就睡。所以,希望大家要谨记倒头就睡不是好睡眠的症状,而良好的睡眠需要我们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相关文章推荐继续阅读:这样的饮食助你打造良好睡眠?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好睡眠 睡眠质量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