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小编 2013-08-21 09:02:00
"疲劳"背后潜伏着严重的疾病,你是不是轻视了它?
疲劳只是一种症状和诱因,最终导致死亡的是某种突发性疾病,而且"累"的时间越长越重,治疗越困难。现在还没有专门治疗"累"病的药物。
中年正值人体的转轨阶段,是具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背景疾病发生的危险时期。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积累的疾病已"冰冻三尺",逐渐产生影响,但人体自身的补偿机制尚需等到老年时期方能形成。这一时期,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只要遇到过度疲劳等诱因,就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而且造成猝死的前5位原因--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都是隐蔽性很强的疾病。
"过劳死"就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基础上发展、恶化的结果。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特点是从生物学上(指临床体检、化验等)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自我感觉很累,工作时无精神,生活中缺少乐趣,而且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也就是处于一种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可以肯定的是,在亚健康人群中,如果长期疲劳得不到消除,就会过劳,而过劳往往是疾病的前奏。
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年亚健康长期不纠正,将来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死于肿瘤,1/5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病以及意外事故,只有1/10的人有望安享天年。
远离慢性疲劳其实很简单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得好:"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应该想想办法了。
1. 真的把保健重视起来,不可自以为年轻而“用健康换财富”;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是,少饮酒,均衡饮食;
3. 锻炼身体,适当休息;
4. 减轻心理压力,放松紧张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身心疲劳可根据致病原因而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体力疲劳
常见于超强体力劳动者。产业工人为超额完成任务或从事第二职业等原因,都可使其肌肉过度过久地处于紧张状态,新陈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乳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产生体力疲劳。
第二种是病理性疲劳
常表现为心理和体力疲劳同时存在。因感冒、肠炎等常见病所致的体力疲劳,如医治及时和正确,体力一般会很快恢复。但是,由于疾病对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刺激,以及病人对疾病本身认识不足或存有某种恐惧、猜疑,或是某种疾病尚未确诊等,在短期内都可出现心理疲劳。
第三种是心理疲劳
文职人员过分用脑而室外活动减少,体力劳动者因攫取欲望没有或根本无法达到,女性因为婚姻、家庭和社会纠纷,老人因为走向死亡这一自然过程的自弃自忧,等等,都是致疲原因。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