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指南教你如何出汗更健康

 

在夏季,你常常健身却依旧头脑沉重,身体疲倦,甚至肠胃脆弱吗?如果是这样,或许你需要多些了解夏季该如何出汗,来改善身体的健康问题了。

 

从中医观点看,这样都是因为“阳气郁积在内无法宣发,进而形成寒湿”所致。中医师指出,夏天大家躲在冷气房里图凉爽,造成“阳气未宣发,反而在体表生出寒气”。

 

因为一分寒气,常伴有一分湿气,体内聚集的湿气没有排出去,在体表就会形成皮肤水肿,或长湿疹、发痒;在关节处会造成四肢酸痛;在肠胃道会形成吸收不良的问题,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常常觉得身体沉重,甚至睡了很久也有睡不饱的感觉;因为阳虚(阳气不升发),头脑所需要的能量无法向上供应,所以会思绪不清、头脑不清醒。

 

为什么要重视“出汗”?

 

从西医看,出汗的生理功能只是用来“调节体温”,因为流汗后,皮肤温度平均可降低摄氏4度左右。然而中医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例如喝粥出汗、运动发汗、热水泡脚发汗等,甚至认为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一些中医师依据出汗的时间与状况,还可以判定身体的健康与否。

 

按照中医学说,夏天出汗,是给人体提供了最好的“除湿”机会。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许多寒气、湿气。所以应该在夏天时,透过适当的运动,身体体表的温度上升、正确发汗,让末梢的微循环打开,帮助体内排出这些寒与湿。

 

西方科学家最近也发现:在每个汗腺内均存在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能阻止外界细菌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出汗可以清洗毛孔,排出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及废物。

 

夏日实用出汗指南

 

一、蒸蒸出汗,但不可淋漓

 

中医认为正常出汗应该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汗珠,却不能让汗像下雨一样地流。不论冬、夏,完全不活动或是轻微活动下,出太多或太少汗都不好。

 

太多汗

 

1、自汗:白天不自觉地出一身汗。

 

原因:“实气太旺”或“阳气过虚”、“元气虚弱”。

 

治疗:“实气太旺”,宜饮食清淡,或吃些西瓜、水梨等食物。

 

“阳气虚”,要用补气的药,像是人参、粉光参等。

 

2、盗汗:晚上睡著了才出汗,醒了就不会出汗。

 

原因:体内的阴液不足。

 

治疗:服用“当归六黄汤”,或是吃点滋阴降火的药,像是知母、黄柏、黄连等。更年期妇女可以吃点山药、野葛根、虾与牡蛎等食物。紧张、压力大的人,可以用点菊花、牡丹皮、知母等药材。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出汗异常 如何健康出汗 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