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如何补冬

  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因此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补冬可分为食补和药补,二者常相互配合使用。

  【补冬对象】

  是否每个人都要进行补冬,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其实,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进补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缺什么补什么才是科学的。通常冬令进补对象主要适合以下人群:

  1、亚健康人群:主要以日常饮食、有效锻炼、中药调理等,保持阴阳气血相对平衡状态。

  2、阳虚的人:这类人可用人参、枸杞、山药、杜仲、鹿茸等中药,与鸡、牛、狗、羊肉等做成药膳食之,同时还可补充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3、易患冬季疾病的人:中医认为,一般冬季患病主要是肾阳不足,肾气亏虚。可用人参、枸杞、冬虫夏草、肉桂等和牛、羊、狗肉一起做药膳食用。

  4、防止春夏季节患病的人:一般以增强脾胃功能,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以贮备能量增强免疫抗病能力。可以补充各类鱼类及鸡、牛、羊、狗肉等,也可以加中药人参、黄芪、红枣、桂圆等做成药膳食用。

  5、年老体弱的人:一般以补气补血为主,可以补充鸡、鱼、肉、蛋等,也可以加中药人参、红枣、苡米、山药、龙眼等做成药膳食用。

  6、注重养身益寿的人:主要以日常饮食搭配合理为主,补充鸡、鱼、肉、蛋等。

  7、重病后、手术后体质虚弱的病人:一般以补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主,可以用人参、黄芪、红枣等做成药膳食用。

  8、慢性病患者:一般以补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主,可以用人参、黄芪、红枣等做成药膳食用。

  【补冬饮食】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

  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

  菜品可首选羊肉炖萝卜。它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其次是炒双菇(香菇和平菇),它能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补冬药膳】

  一、十全大补麻油鸡(四~五人份):

  材料:乌骨鸡一只、姜三片、人参须三钱,白术三钱、白茯苓三钱、炙甘草一.五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熟地五钱、白芍三钱、黄耆三钱、肉桂八分,生姜三片、麻油及酒适量。

  作法:

  将全部药材放入纱布袋中。将已烫除血水之鸡、姜及药袋全部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及米酒一汤匙,先以大火煮滚,捞除浮沫后改为小火。炖煮约一小时,取出药袋,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苍白、疲倦无力、头晕目眩、四肢冰冷等,常食此方,可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

  二、干姜羊肉汤:

  材料:干姜二两、黄精五钱、羊肉一斤及米酒适量。

  作法:将所有材料加水适量,电饭锅蒸熟即可饮汤吃肉。

  功效:温补脾肾,适于精神委靡、喜温畏寒、腰部冷痛、四肢冰冷、大便较软、小便量多等属于脾肾阳虚者。

  三、清蒸枸杞甲鱼(六人份):

  材料:枸杞二两、菟丝子五钱(布包)、甲鱼一只,葱、姜及米酒适量。

  作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隔水清蒸,蒸熟后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之阴:适于腰酸头晕、烦躁不安潮热盗汗、烘热汗出、手足心热等属于肝肾阴亏者。

  四、胡椒猪肚肠(四~五人份)

  材料:猪肚一个、党参五钱、芡实二两、红枣十二个、胡椒三十粒、生姜四片、米酒适量。

  作法:猪肚用盐擦洗干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再将其余材料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约二小时,去除党参,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温骨止痛,适于常见胃痛隐隐,腹胀纳差,体倦神疲,泛吐清水,喜暖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等虚寒体质者。

  五、山药红豆汤(十人份):

  材料:新鲜山药一斤、红豆半斤、红糖适量。

  作法:山药削皮洗净,切成丁块备用;将红豆放入锅中,加水浸泡一小时,开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十分钟后,熄火焖约一小时;再转为大火,加入山药,煮滚后转为小火,煮约五分钟,熄火焖约三十分钟,加入红糖,即可食用。(此种煮法,可保持红豆及山药之外型,并可享有香甜滋味)。

  功效:补肺益气,补血强心,健脾养胃,补肾填精,温中散寒,利水消肿;适于常见疲乏无力、懒言懒动、头晕目眩、面色苍白、面浮肢肿、贫血等症属气血不足者。

  【药补注意事项】

  1.忌无病滥用。冬令进补并非每个人都要吃补药。年轻力壮和体质强健的人,就不必要进补,即使身体虚弱,适宜进补的人,也应该根据体质状况,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补虚扶正,补益强身的作用。

  2.忌多多益善。有人说:“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无论什么补药。终究还是药,长时间过多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如人参服用过多可导致“人参综合征”,过量服用参茸类补药,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

  3.忌以药代食。有些慢性病患者,往往重药物轻饮食。殊不知,许多食物同时又是有效的药物,合理调节饮食,也能起到帮助治疗作用。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南瓜可治糖尿病,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

  4.忌虚实不分。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非虚证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如《黄帝内经》就曾指出:“邪气之内……不可补之。“而虚证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

  5.忌不分对象。孕妇、儿童、高血压病人等,是不宜进补的。孕妇滥用补品可殃及胎儿甚至导致流产、早产,儿童滥用某些补药过多可造成性早熟。黄芪在高热、大渴和便秘等实热证时服用,无异于“火上浇油“。患有肾结石和高血压等实证的老年人,服用人参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

  贴士:“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寒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应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人起居宜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且不要做剧烈运动。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冬季的传统养生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叩齿、干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对身体很有益处。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还可以在肚脐里放些盐,艾灸肚脐,那里是神阙穴,这个穴位对补益元气十分重要。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立冬如何补冬